玖叶教程网

前端编程开发入门

一直写写写,Redis内存耗尽,会发生什么?

前言


作为一台服务器来说,内存并不是无限的,所以总会存在内存耗尽的情况,那么当 Redis 服务器的内存耗尽后,如果继续执行请求命令,Redis 会如何处理呢?

内存回收


使用Redis 服务时,很多情况下某些键值对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内有效,为了防止这种类型的数据一直占有内存,我们可以给键值对设置有效期。Redis 中可以通过 4 个独立的命令来给一个键设置过期时间:


  • expire key ttl:将 key 值的过期时间设置为 ttl 秒。
  • pexpire key ttl:将 key 值的过期时间设置为 ttl 毫秒。
  • expireat key timestamp:将 key 值的过期时间设置为指定的 timestamp 秒数。
  • pexpireat key timestamp:将 key 值的过期时间设置为指定的 timestamp 毫秒数。


PS:不管使用哪一个命令,最终 Redis 底层都是使用 pexpireat 命令来实现的。另外,set 等命令也可以设置 key 的同时加上过期时间,这样可以保证设值和设过期时间的原子性。


设置了有效期后,可以通过 ttl 和 pttl 两个命令来查询剩余过期时间(如果未设置过期时间则下面两个命令返回 -1,如果设置了一个非法的过期时间,则都返回 -2):


  • ttl key 返回 key 剩余过期秒数。
  • pttl key 返回 key 剩余过期的毫秒数。

过期策略


如果将一个过期的键删除,我们一般都会有三种策略:


  • 定时删除:为每个键设置一个定时器,一旦过期时间到了,则将键删除。这种策略对内存很友好,但是对 CPU 不友好,因为每个定时器都会占用一定的 CPU 资源。
  • 惰性删除:不管键有没有过期都不主动删除,等到每次去获取键时再判断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就删除该键,否则返回键对应的值。这种策略对内存不够友好,可能会浪费很多内存。
  • 定期扫描: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就定期扫描一次,发现过期的键就进行删除。这种策略相对来说是上面两种策略的折中方案,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定期的频率要结合实际情况掌控好,使用这种方案有一个缺陷就是可能会出现已经过期的键也被返回。


在 Redis 当中,其选择的是策略 2 和策略 3 的综合使用。不过 Redis 的定期扫描只会扫描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,因为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Redis 会单独存储,所以不会出现扫描所有键的情况:


typedef struct redisDb {
dict *dict; //所有的键值对
dict *expires; //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对
dict *blocking_keys; //被阻塞的key,如客户端执行BLPOP等阻塞指令时
dict *watched_keys; //WATCHED keys
int id; //Database ID
//... 省略了其他属性
} redisDb;


8 种淘汰策略


假如 Redis 当中所有的键都没有过期,而且此时内存满了,那么客户端继续执行 set 等命令时 Redis 会怎么处理呢?Redis 当中提供了不同的淘汰策略来处理这种场景。


首先 Redis 提供了一个参数 maxmemory 来配置 Redis 最大使用内存:


maxmemory <bytes>


或者也可以通过命令 config set maxmemory 1GB 来动态修改。


如果没有设置该参数,那么在 32 位的操作系统中 Redis 最多使用 3GB 内存,而在 64 位的操作系统中则不作限制。


Redis 中提供了 8 种淘汰策略,可以通过参数 maxmemory-policy 进行配置:


PS:淘汰策略也可以直接使用命令 config set maxmemory-policy <策略> 来进行动态配置。


noeviction

默认策略,不淘汰数据;大部分写命令都将返回错误(DEL等少数除外)

allkeys-lru

从所有数据中根据 LRU 算法挑选数据淘汰

volatile-lru

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根据 LRU 算法挑选数据淘汰

allkeys-random

从所有数据中随机挑选数据淘汰

volatile-random

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随机挑选数据淘汰

volatile-ttl

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,挑选越早过期的数据进行删除

allkeys-lfu

从所有数据中根据 LFU 算法挑选数据淘汰(4.0及以上版本可用)

volatile-lfu

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中根据 LFU 算法挑选数据淘汰(4.0及以上版本可用)

当使用 volatile-lru 、 volatile-random 、 volatile-ttl
这三种策略时,如果没有key可以被淘汰,则和 noeviction 一样返回错误

volatile-ttl

volatile-ttl 针对的是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,把这些数据中剩余存活时间最短的筛选出来并淘汰掉。但是这样的方式,并不能保证我们淘汰的是一个非热点的数据。

volatile-random

volatile-random 针对的是设置了过期时间的数据,从中随机选取一个淘汰,这样的方式,具有不确定性,万一在高峰期淘汰了一个热点数据,那对我们的整体系统的性能会产生波动。

volatile-LRU

采用了LRU算法,来选择淘汰数据,也就是最近最少使用。在java中,有一个LinkedHashMap就实现了LRU的算法,也就是首先淘汰最长时间未被使用的数据。具体在Redis中的实现,是用了保存在RedisObject中一个lru的信息,这里保存了数据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,于是在淘汰时,淘汰一个lru最小的。

这里是截取网上的一张图,形象的说明了整个过程

当然这里Redis没有说,去所有的数据中比较出一个最小值来,这样的做法明显不够Redis。因为知道LinkedHashMap的都知道,在实现LRU中,需要维持一个链表的结构,当有数据访问时,需要移动数据在链表中的位置,当有数据淘汰时,移除队尾的数据。在Redis中,我们把所有的数据都用链表维持起来,不太现实,而且会频繁的移动。所以Redis会取N个数据,来维护一个链表结构,当需要淘汰数据时,就会从N个数据中,采用LRU的方式去淘汰。当后续再需要淘汰时,会从所有的数据中选取比当前数据池中最小lru小的数据进入候选池。

N的数量可以通过maxmemory-samples修改

Redis的整体风格有一种以小见大的味道,后面的LFU和针对时间到期删除的数据都有体现。


Redis为什么不使用原生LRU算法?

  • 原生LRU算法需要 双向链表 来管理数据,需要额外内存
  • 数据访问时涉及数据移动,有性能损耗
  • Redis现有数据结构需要改造

volatile-LFU

采用了LFU算法来淘汰数据,最近最不常用。对每一个数据记录一个使用次数和使用的时间,优先淘汰使用次数最少的元素,假如使用次数一样的多,那在比较时间,使用时间最早的淘汰。

这里是截取网上的一张图,形象的说明了整个过程

Redis基于LRU的基础上改造,在RedisObject中只维护了一个lru的信息,并没有再额外维护一个count的信息来记录,所以这里把一个lru分成2部分来使用,
ldt 值:lru 字段的前 16bit,表示数据的访问时间戳;
counter 值:lru 字段的后 8bit,表示数据的访问次数。

这样的做法在编程中非常的场景,如java中的ReentrantReadWriteLock、线程池等,等有过类似的设计,把一个变量,分成2部分来表示。

当有了访问次数和访问时间后,那就可以完成LRU,当然也是基于N个候选区去淘汰的。但是依旧存在2个问题,一个是counter只有8位,最高可以到255,另一个是counter需要一个衰减机制,不然对于一个瞬时的热点数据来说,可能热点已经过去了不在需要这个数据了,但是由于他的counter比较高,所以他不会淘汰。


counter增加方案

对于redis来说,一个数据的访问次数是有可能非常高的,255次明显无法区分出来热点数据,所以Redis的做法还是以小见大,每当数据被访问一次时,首先,用计数器当前的值乘以配置项 lfu_log_factor 再加 1,再取其倒数,得到一个 p 值;然后,把这个 p 值和一个取值范围在(0,1)间的随机数 r 值比大小,只有 p 值大于 r 值时,计数器才加 1。这样只要lfu_log_factor控制得当,数据需要访问很多很多次才能被+1,这样的情况下255可以代表一个非常大的访问量。并在初期赋予一个初始值5,防止因为刚创建次数少而立即被淘汰。下面是网上的一个测试数据

counter衰减方案

LFU策略会计算这一次访问的时间和上一次访问的时间的差值,并且差值除以 lfu_decay_time配置项,获得counter需要衰减的值,隔得越久,counter需要衰减的越多。

这个方案来看似乎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实际上,衰减的方案需要再次访问,才能触发,如果一个数据一开始的访问量很高,后面再也没有人访问,那么在业务上,我们是可以优先放弃这个数据的缓存的,可是在Redis淘汰时,并不是优先选择这个数据。


allkeys-random

与volatile-ranom相似,变的只是,选取数据的范围变了,变成了所有key中选取

allkeys-LRU

与volatile-LRU相似,变的只是,选取数据的范围变了,变成了所有key中选取

allkeys-LFU

与volatile-LFU相似,变的只是,选取数据的范围变了,变成了所有key中选取


相关面试

redis为什么要使用自己的时钟


  • 获取系统时间戳将调用系统底层提供的方法;
  • 单线程的Redis对性能要求极高,从缓存中获取时间戳将极大提升性能。

拓展:LRU和LFU算法


LRU

标准LRU实现方式

1. 新增key value的时候首先在链表结尾添加Node节点,如果超过LRU设置的阈值就淘汰队头的节点并删除掉HashMap中对应的节点。

2. 修改key对应的值的时候先修改对应的Node中的值,然后把Node节点移动队尾。

3. 访问key对应的值的时候把访问的Node节点移动到队尾即可。

Redis的LRU实现

Redis维护了一个24位时钟,可以简单理解为当前系统的时间戳,每隔一定时间会更新这个时钟。每个key对象内部同样维护了一个24位的时钟,当新增key对象的时候会把系统的时钟赋值到这个内部对象时钟。比如我现在要进行LRU,那么首先拿到当前的全局时钟,然后再找到内部时钟与全局时钟距离时间最久的(差最大)进行淘汰,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全局时钟只有24位,按秒为单位来表示才能存储194天,所以可能会出现key的时钟大于全局时钟的情况,如果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就两个相加而不是相减来求最久的key。

struct redisServer { pid_t pid; char *configfile; //全局时钟 unsigned lruclock:LRU_BITS; ... };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{ unsigned type:4; unsigned encoding:4; /* key对象内部时钟 */ unsigned lru:LRU_BITS; int refcount; void *ptr; } robj;

Redis中的LRU与常规的LRU实现并不相同,常规LRU会准确的淘汰掉队头的元素,但是Redis的LRU并不维护队列,只是根据配置的策略要么从所有的key中随机选择N个(N可以配置)要么从所有的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中选出N个键,然后再从这N个键中选出最久没有使用的一个key进行淘汰。

下图是常规LRU淘汰策略与Redis随机样本取一键淘汰策略的对比,浅灰色表示已经删除的键,深灰色表示没有被删除的键,绿色表示新加入的键,越往上表示键加入的时间越久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在redis 3中,设置样本数为10的时候能够很准确的淘汰掉最久没有使用的键,与常规LRU基本持平。

为什么要使用近似LRU?

1、性能问题,由于近似LRU算法只是最多随机采样N个key并对其进行排序,如果精准需要对所有key进行排序,这样近似LRU性能更高

2、内存占用问题,redis对内存要求很高,会尽量降低内存使用率,如果是抽样排序可以有效降低内存的占用

3、实际效果基本相等,如果请求符合长尾法则,那么真实LRU与Redis LRU之间表现基本无差异

4、在近似情况下提供可自配置的取样率来提升精准度,例如通过 CONFIG SET maxmemory-samples <count> 指令可以设置取样数,取样数越高越精准,如果你的CPU和内存有足够,可以提高取样数看命中率来探测最佳的采样比例。

LFU

LFU是在Redis4.0后出现的,LRU的最近最少使用实际上并不精确,考虑下面的情况,如果在|处删除,那么A距离的时间最久,但实际上A的使用频率要比B频繁,所以合理的淘汰策略应该是淘汰B。LFU就是为应对这种情况而生的。

A~~A~~A~~A~~A~~A~~A~~A~~A~~A~~~|

B~~~~~B~~~~~B~~~~~B~~~~~~~~~~~~B|

LFU把原来的key对象的内部时钟的24位分成两部分,前16位还代表时钟,后8位代表一个计数器。16位的情况下如果还按照秒为单位就会导致不够用,所以一般这里以时钟为单位。而后8位表示当前key对象的访问频率,8位只能代表255,但是redis并没有采用线性上升的方式,而是通过一个复杂的公式,通过配置如下两个参数来调整数据的递增速度。

lfu-log-factor 可以调整计数器counter的增长速度,lfu-log-factor越大,counter增长的越慢。

lfu-decay-time 是一个以分钟为单位的数值,可以调整counter的减少速度。

所以这两个因素就对应到了LFU的Counter减少策略和增长策略,它们实现逻辑分别如下。

降低LFUDecrAndReturn

1、先从高16位获取最近的降低时间ldt以及低8位的计数器counter值

2、计算当前时间now与ldt的差值(now-ldt),当ldt大于now时,那说明是过了一个周期,按照65535-ldt+now计算(16位一个周期最大65535)

3、使用第2步计算的差值除以lfu_decay_time,即LFUTimeElapsed(ldt) / server.lfu_decay_time,已过去n个lfu_decay_time,则将counter减少n。

增长LFULogIncr

1、获取0-1的随机数r

2、计算0-1之间的控制因子p,它的计算逻辑如下

//LFU_INIT_VAL默认为5 baseval = counter - LFU_INIT_VAL; //计算控制因子 p = 1.0/(baseval*lfu_log_factor+1);

3、如果r小于p,counter增长1

p取决于当前counter值与lfu_log_factor因子,counter值与lfu_log_factor因子越大,p越小,r小于p的概率也越小,counter增长的概率也就越小。增长情况如下图:

从左到右表示key的命中次数,从上到下表示影响因子,在影响因子为100的条件下,经过10M次命中才能把后8位值加满到255.

新生KEY策略

另外一个问题是,当创建新对象的时候,对象的counter如果为0,很容易就会被淘汰掉,还需要为新生key设置一个初始counter。counter会被初始化为LFU_INIT_VAL,默认5。

发表评论:

控制面板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  查看权限
网站分类
最新留言